首页 离谱的汉字三国合伙人怎么过 三国时期没有普通话他们怎么交流

离谱的汉字三国合伙人怎么过 三国时期没有普通话他们怎么交流

发布时间: 编辑:konglu 阅读量:5次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离谱的汉字三国合伙人怎么过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三国时期没有普通话他们怎么交流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一、三国鼎立成语是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汉语词汇)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从公元220年起,在我国历史上先后建立了曹魏、季汉、东吴三个国家,它们三分东汉州郡之地,各霸一方,称王称霸,互相对峙,这种政治局面称为“三国鼎立”。

二、历史上最经典的骂人的话是什么

民国骂神的故事

1923年10月,直系军阀头目曹锟通过花钱收买议员的方式成了大总统,刚刚建立没多久的选举体制就被这哥们彻底给玩坏了。消息传出去后一时舆论哗然,咱们都知道民国喷子多,这么丢人现眼的事儿自然是千夫所指的。奈何人家老曹皮厚心黑,这点杂音对他根本就是毛毛雨,直到一位姓吴的大神亲自出马....

大神在某次演讲中言道:倘若男人的精子能全部胎化为人,那么曹锟与太太云雨一次,便可生出四万万个子女,一致都选老子当总统,老曹就不必花那么多钱选总统了,惜哉。此公高论既有科学普及,又怀极深恶意,一时被八方引用,广为流传。

这位大神就是吴稚晖,这哥们资历老,和孙中山都亲切会谈过。平生笃信科学又口不择言,从慈禧太后一路喷到民国成立,怼天怼地怼空气,谁也拿他没辙。老曹被他这通全奔下三路去又不带脏字的怪话气得差点发疯,但还得活生生憋住,简直苦不堪言。

老吴逮谁骂谁的做派肯定也是避免不了挨骂的,民国另一个骂神鲁迅先生称其为喜欢脱了裤子大放一通的“吴姥姥”。后来这个不当官的老吴开始跟着著名的凯申快递总裁常大队长混,大家都是知道的,常队长的人品不是特别坚挺,老吴跟着他自然也开始败人品。

中原大战的时候,这哥们大抵是想学学古人一笔可敌百万兵的范儿,给西北冯玉祥发了一封电报,大意是小冯你要以国家为重,何不化干戈为玉帛,和亲爱的常队长一起建设祖国呢?也该着他倒霉,那段时间估计冯玉祥正好在看《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于是回电一封:

南京吴稚晖先生:顷接先生元电,回环读之,不觉哑然失笑。假如玉祥不自度量,复先生一电,文曰:“革命数十年的老少年吴稚晖先生,不言党了,不言革命了,亦不言真理是非了。苍髯老贼,皓首匹夫,变节为一人之走狗,立志不问民众之疾苦,如此行为,死后何面目见先总理于地下乎?”岂不太不好看乎?

到今天才知道原来B站鬼畜的始祖居然是冯玉祥,可惜老冯少了一句“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不然怎么也得流传个几百年的.......

如何保全兄弟

宋朝是个很重视文人的王朝,所以溜须拍马的人大抵都通过写诗词的方式引起上级的注意。有一个叫李廷彦的哥们抓耳挠腮的写里一首百韵诗献给了上官,上官拿来一看就哭了,因为里面有一句“舍弟江南没,家兄塞北亡”。

恻隐之心大发的上官连连表示兄弟你苟活到今天当真太不容易了,天煞孤星的日子一定很痛苦吧?李廷彦赶紧回话,老大,咱家没那么惨,我这么写完全是为了押韵。这么丧心病狂的押韵实在让人崩溃,上官还没等发话呢,他旁边的客人就搭腔了。

离谱的汉字三国合伙人怎么过 三国时期没有普通话他们怎么交流

这个来客也是妙人,他告诉李廷彦:“那你还不如写成爱妾眠僧舍,娇妻宿道房呢,起好歹也能保全兄弟.....”

额.........我选择继续出卖兄弟..........

三、三国时期没有普通话他们怎么交流

三国时期没有普通话,山西人关羽与河北人张飞怎么交流?安徽人鲁肃和山东人诸葛亮又该如何唠嗑?还有包头的吕布和甘肃的董卓,究竟是如何吵架?

但是,谁跟你说三国没有普通话的!

任何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官方语言(普通话),我们当下的普通话,来自清朝的北京官话。但这种北京官话,和北京胡同里下层百姓喜欢说的北京话,其实是两回事。后者是胡同音,前者则是整个大清朝廷自上而下,即皇帝与臣子沟通的语言。而既然这是官方场合必须使用的语言,你不论是哪一省的人,都要听得懂、说得溜这种语言,因为你要做官。

清朝推行普通话,一是八旗子弟与汉人的沟通需要,二是科举考试的需要。而这,又决定了清朝能否打破满人和汉人的巨大隔阂,能否将汉人中众多的优秀人才取为己用,更标志着清朝的统治是否成立。

所以,在大清国的科举考试里,必考项目八股文和试帖诗,都要求汉语用韵,而这就意味着参加考试的人,一定会说官方语言,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搞清楚那些文字的正统读音,从而实现与官场甚至皇帝的对话。

也因这个缘故,在清朝,你会说北京官话,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优势,哪怕你不做官,也会给人一种非凡夫俗子的感觉。

而回到题目所问的三国时代,当时没有科举考试,是不是就不需要普通话了呢?当然不是,东汉三国实行的是征辟制,但征辟上来的人才,也一定要会说汉朝的官话,即洛阳话——“洛语”。

东汉末年的曹操、孙权、刘备这些人,虽然来自不同地域,但显然都会说这种汉朝的普通话。曹操是宦官家族的后代,与皇帝关系密切,所以虽然他的籍贯是安徽,但他的洛阳话却说得很溜。孙权的父亲孙坚,是武将出身,又来自南方,洛阳话就差一些,但也一定要会。因为军队里通行的,也是洛阳话。如果将军是南方人就说南方话,那你让军队里的北方人如何听从你的命令?

甚至是颇有些底层路线的刘备,其实也说的是汉朝官话“洛语”,而且很早就会说。也只有这样,他才能顺利地和山西人关羽、河北人张飞沟通,才能三顾茅庐,说的话山东人诸葛亮都能听懂,才能和江东的妹子孙尚香说几句情话。

事实上,当时的洛阳话,是亚洲东部区域的一种通用语言,不光是汉人说这个,就连胡人的上层,也基本度都会说。整部三国里唯一有沟通困难的,大概就只有南蛮的阿会楠董荼奴这些货了吧(相对而言,更为汉化的孟获是会说一点洛阳话的)。

相关资讯
猜你喜欢